时间:2020-10-15 00:05:06 作者:知网查重入口
你不想写论文,有的时候是真“不想”。
东西都弄清楚了,写论文太简单了,没意思,太枯燥了。
也有的时候,是“不能”:太难了,我改不下去了,焦虑烦躁不想写了!
如果把写论文也看作一个打怪升级的游戏,当这个游戏的难度超过了我们的能力时,我们就会焦虑、逃避;当难度远低于我们的能力时,我们会感到无聊,也不想再打下去。
在写论文的难度和我们写论文的能力基本匹配的时候,我们才能对写论文这件事更感兴趣。
这种状态,就是一种“沉浸体验(flow experience)”,
具体怎么办呢?分解写作目标,进入沉浸状态
半天想把论文结果写出花来太难,只改 typo 又太枯燥无聊,想让自己突飞猛进出足以日产 SCI 的能力也不现实,如果想让自己维持沉浸在写论文上,就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分解“写论文”这一大目标。
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既不会很大,又能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呢?
写论文的过程中,也需要新东西的积累,即便在做实验时已经基本了解了相关内容而觉得“不想写”,但落到前言大纲的每一节上时,也可能会发现,在某一节上,自己其实还没有积累足够的文献,能够让文章逻辑过渡通顺,现在还“不能写”;或者对于一些被拉来当合作者的研究生,如果在前期参与的工作并不多,写的时候就更“不会”了,需要先恶补这一话题的文献积累。
在这种情况下,第一个分解目标可以是找到大纲下某个分话题的最新综述,当作索引来下载新的研究文献;可以是找到多少篇近多少年的两个变量关系的文献,导入到自己的文献管理器里,方便写时引用;这些任务都不至于太枯燥也不会太难,并且是可分解、可观察、具体的目标,边读边做笔记,就能减小直接上手就写的难度。
当然什么枯燥什么难都是因人而异的,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进展调整,原则就是让目标和自己当前的进展和能力有所匹配。
先完成,再完美
总对论文有不满意,干脆就拖着不写,这就是完美主义带来的拖延嘛。
前几年我作了一场学术沙龙,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朋友陷入抑郁时,能做什么?很多嘉宾老师们在沙龙上提到,被科研系统筛选出来的这些人本身更可能具有完美主义的一些特质,更具有高焦虑的特质,由于抱有完美的期待,当发现写不完美的时候,就可能着急,但这种状态会更拖慢自己的进程,进而更着急、写不下去,形成恶性循环。
记住一句话,“先完成,再完美”。满不满意,都要先做出来。